6月8日下午,我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友情座谈会”,30多名来自各个学院的女大学毕业生和7位女教授在此欢聚一堂,女教授们就女毕业生在今后学习、生活和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女大学生排疑解惑,鼓励同学们做一个自信、自重、自尊、自强的当代新女性。
就业中出现“性别歧视”,怎么办?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文科还是工科,女生在求职或就业中都有可能遇到一些不公正的情况。“我们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心,不能够妄自菲薄。谁说女子不如男?”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国芬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在桥梁建设中的经验告诫同学们,只要女大学生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真才实学,就会得到比男生更多的肯定与赞同。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晓琴老师建议女毕业生在就业时必须自立自强,在交际、语言表达、文书处理等方面发挥自己细心、稳重等优势,寻找合适自己的位置,拿出专业水平征服用人单位。
专业和爱好不一致时,如何成就一番事业?
“我学的是工科专业,但是我更想做销售工作,怎么办?”化工院一名女生面对职业选择时十分困惑。“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首先得喜欢这份工作,只有有兴趣,才能主动地解决问题。”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女教授女干部”联谊会会长张青萍老师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姜俊玲老师分别列举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告诫同学们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要做有心人,捕捉机遇,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切入点,在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开辟自己的理想境地。
学习和工作,哪个更重要?
“我是放弃保研的,现在在苏州一家上市公司做设计工作。”园林院一名女生的经历,引起了现场的女教授和女毕业生们的激烈讨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教授刘冬冰老师借用古人晏子一心一意侍百君、三心二意不能侍一君的故事,建议同学们要真心实意地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只有胸藏锦绣,才能口吐华章。无论是工科还是文科,无论是读研还是工作,都有必要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阅读大家的名作。”
交流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女教授女干部联谊会名誉会长叶国英、人文院语言学教授刘冬冰、园林院副院长张青萍一同上台为同学们朗诵了诗歌《我们和你们》,道出了座谈会的主题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场女大学生意犹未尽,纷纷感慨女教授们就如妈妈般温暖。
“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所站的位置,而是你所面朝的方向”,“能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宽容,亲人的最高境界是尊重”。校党委副书记、女教授女干部联谊会名誉会长叶国英最后借用三条短信寄语女毕业生们。她鼓励同学们,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一定要用淡定的心态、微笑的面容解决不如意之事,做一名时代新女性。